强迫症是“矫情”还是病?你是不是强迫症?自测方法在这…

佘生林医生 发布于2022-06-13 09:39 阅读量281

本文由佘生林原创

选择困难症、拖延症和强迫症常常被网友戏谑地称之为“穷、懒、贱”,甚至被很多人当作“时髦”或“有趣”的标签,拼命地往自己身上贴,却忘了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到底有多痛苦。

 

左右睫毛数量要一样,两杯水要倒得一样高,两只鞋要一样齐,甚至怀疑自己:我会不会去杀人?


有人说,这种病就是做事太认真了而已,大部分人是不会患病的,就算患病,过一段时间自己就自愈了,不必放在心上。


如果你也这么认为,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。

 

在中国,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达2.6%,多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,而且强迫症与其他焦虑障碍的共病率高达35%-70%。


在强迫症患者中,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占了1/3,酒精滥用和某些特定恐惧症占了1/4,多种精神类疾病的掺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,使其身心俱疲、痛不欲生。

 



1、你是强迫症吗?

那么究竟强迫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?

强迫症,全名强迫性精神官能症(OCD),是一种焦虑障碍。

症状主要分为两大类——
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。

强迫思维,是指没有现实意义或没必要的想法,比如一听见打雷就忍不住思考为什么打雷要下雨、下雨要打伞等;

强迫行为,是指明知不合理却不得不做,不做就会寝食难安的行为,比如强迫洗手、强迫整理等。


所以,如果你仅仅是喜欢做一些别人看起来无意义的事情,但自己又很享受,那就不算强迫症。


如果只是受不了屋子里不整洁,但又不讨厌,那也不用怀疑,你只是洁癖而已。


对自己的强迫行为或意识徒劳地加以抵制,这才叫做强迫症。


强迫症一般分为四大类,可以初步判断你是否有强迫症:


一、担心类——


反复检查门窗;

反复检查电器是否关闭;

不看天气预报不能出门;

 


二、仪式类——


走路时不能踩砖缝;

食物切的形状不好就不吃;

只穿某种颜色的衣服;

所有物品必须严格分类放;

强迫计数;





三、过度洁癖类——


极度怕脏;

反复洗手;

反复打扫卫生;





四、完美类——

有一点瑕疵的东西就不会用;
发信息必须逐字逐句反复斟酌;
在家做饭严格精确配料比例;

以上症状只要满足一条,就可以怀疑是强迫症。但要注意,并不能代替医生诊断。
 

2、强迫症应如何治疗?


我们该如何治疗让人痛不欲生、身心俱疲的强迫症?

 

这种精神类疾病需要长期治疗,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综合性治疗为主,同时结合物理治疗、健康教育等,以达到缓解患者病情、改善症状的目的。

 

(1) 创建合适的治疗环境。

 

(2) 定期评估,及时了解患者情况。

 

(3) 创建治疗联盟,提高患者的依从性。

 

(4) 个体化原则,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,做出适当的调整。

 

(5) 根据患者的病情,选择适合的药物,如氯米帕明、氟西丁、氟伏沙明等药物。

 

(6) 结合物理疗法(经颅微电流刺激)以及心理治疗来缓解强迫症症状,减轻痛苦。

 

(7) 若处于急性期,应该最大限度减少强迫性障碍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,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。

 

医生提醒


强迫症患者应该日常坚持治疗,如果突然出现不适,或是症状加重,请及时就诊。



相关疾病: